隐藏搜索框
当前位置:首页 >> 校园文化 >> 唐山陶瓷历史
之十五:培育陶瓷人才的摇篮——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
发布时间:2020年02月28日  点击数:

坐落在渤海之滨“北方瓷都”唐山的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,是培育陶瓷人才的摇篮。在50多年的办学进程中,几度迁变,砥砺前行,服务陶瓷产业的发展,培养了一批批高层次的陶瓷人才。

不忘初心,围绕唐山陶瓷的需求设置办好专业

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最早的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唐山市地方工业学校,校址就在陶瓷企业群立的西缸窑。建校50多年来,8次改变隶属关系、更换校名,两次大的校舍搬迁,又经历了十年“文革”和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,可以说是饱经沧桑,历尽艰辛。

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,在专业设置方面,与时俱进,根据社会、市场的新变化新需求不断扩增新专业的同时,不忘初心,紧密服务于唐山陶瓷的振兴发展,坚持设置办好传统的相关陶瓷的各个专业。为培育陶瓷人才提供了持久坚实的平台。

1958年建立的唐山市地方工业学校,在所设的四个专业中,排在一、二位的即是陶瓷工艺、机械(陶瓷机械方向)专业。

1961年,唐山市成立陶瓷局,学校更名为唐山陶瓷工业学校,只设了陶瓷工艺、陶瓷美术两个专业。

1978年,经河北省批准,学校更名为河北轻工业学校,开设的6个专业中有硅酸盐(陶瓷工艺、玻璃工艺)、陶瓷美术专业。

2000年,学校并入河北理工学院,定名为河北理工学院轻工分院,仍将陶瓷美术设计、硅酸盐设立为重点专业。

2015年,随着管理体制的变化,学校又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,仍设立了与陶瓷生产密切相关的产品设计、工业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。

坚持不懈地设置这些密切关联陶瓷的传统基础专业,无疑的是为培养陶瓷人才搭建了持久的坚实的平台。师生同心勠力,在这个平台上演绎出教书育人的精彩华章,把专业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、陶瓷新技术研发结合起来,大大提高了学生知行合一、服务陶瓷生产发展的能力。

学院十分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。回忆唐山陶瓷工业学校陶瓷美术专业当时的情况,第一学年首先全方位地安排了基础绘画知识理论的教学,包括素描、速写、国画花鸟、国画人物、国画山水、书法、水彩、雕塑等安排了优质教师来讲授这些课程。先讲来龙去脉、基本技法、重点特点等,而后即投入写生、临摹,锻炼实际动手绘画能力,而且,动手的时间远远大于讲理论知识的时间。在用纸绘画练习的基础上,又请来陶瓷艺术大师、优秀的工匠师傅讲解在陶瓷制品上如何设计画面、陶瓷颜料性能、陶瓷制品形状对设计的影响,使用片笔等工具抹花绘画的方法、经火烧后所绘颜色的变化等,讲后即在瓷器上设计绘画,当时,安排了在瓷板上画花鸟任务和各种图案。毕业时搞的“毕业设计”是要求在一套6头白瓷面的茶具上装饰设计,记得当时多是创新设计成了各种花卉,有的是三月桃花,有的是雪中梅花,有的是雅致动人的荼蘼花,一些茶具烧制出来后效果很好,最好的几套被学校留在校史屋作了藏品。

陶瓷机械、陶瓷工艺专业利用学校地处唐山陶瓷企业的中心部位、与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,坚持推广“学、产、研相结合”的教学模式,一是坚持专业理论教学上的“讲精讲透够用”,打好理论知识基础。二是坚持部分教学内容进工厂,经常带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,进行现场直观教学,使学生真正做到懂技术,会操作。三是承接各陶瓷厂带来的生产中急需的设备设计、新产品设计及技术上需研发的课题,老师、学生与厂技术人员一起,集中时间精力共同探索攻关。陶瓷机械专业在1997年分担了唐山陶瓷公司第二瓷厂“八吋汤盘生产线”的部分主体设计任务,经过师生们的努力和兄弟单位的协调配合,及时地完成了设计任务,投入生产运行良好。该项目荣获原轻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。1980年机77班学生作为毕业实习项目,在老师和唐山轻机厂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,完成了“350滚压成型机”的设计任务,该项目获1986年国家级优秀新产品奖。1981年机78级学生毕业实习时,在老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,完成“350双轴真空搅泥机”的设计任务,获国家轻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。

选聘优质教师,为陶瓷行业培养高层次人才

50年代建校初期,学校就意识到要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,首先要造就一支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师资队伍。因此,千方百计广泛选招了一批知识底蕴深厚、专业教学能力突出、高等学府的高材生和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到校任教。1961年后,为增强陶瓷美术的教学力量,先后有著名画家、书法家,如国立艺专(中央美院的前身)毕业生宣道平,辅仁大学艺术系高材生、陶瓷装饰艺术家吴广,天津美术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乔文科、刘文甫、赵文然、徐士钦,陶瓷企业知名画师张子宜等来校任教,加上学校选送培养的著名花鸟画家王志林等艺术骨干,使学校美术专业的教学力量大大增强,陶瓷装饰设计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品味。至今,在唐山乃至河北省的教育界和艺术界提到“三文一林”(即乔文科、刘文甫、赵文然、王志林)仍无不翘指称赞。

正是由于有了一支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精明强干的师资队伍,才培育出了一届届企业欢迎的合格的高层次毕业生。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于其它学校,特别是美术专业学生,就业竞争的实力强,就业率均能达到100%。
唐山陶瓷每一步地前进,无不包含着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师生的汗水和奉献。从调查情况看,毕业生就业后在唐山陶瓷公司及市内各厂、在国内其它知名瓷区担任过经理、厂长、总工程师的不下百名,许多陶瓷装饰成绩突出的毕业生被评为唐山市、河北省乃至全国的陶瓷艺术大师,在各陶瓷生产技术关键岗位任职的人员更是不计其数。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,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发展陶瓷事业的执着追求,不断探索创新,拼搏进取,取得一个又一个成果,做出了显著的贡献。

以下列举部分知名毕业生及曾任职务等情况。

崔德喜,1961届毕业生,唐山知名国画家,陶瓷艺术家,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。所创意设计的大型壁画《彩陶艺术遐想》传承古今,内涵深邃。

姚国元,1964届毕业生,高级工艺美术师,邯郸陶瓷工业公司副总工程师。

杨大成,1964届毕业生,高级政工师,渤海陶瓷有限公司党委书记,唐山陶瓷研究院党委书记、院长。王立纲,1964届毕业生,高级编辑,《唐山劳动日报》总编室主任。

王庆升,1964届毕业生,高级工程师,山东淄博市陶瓷花纸厂厂长。

刘庆海,1964届毕业生,高级经济师,秦皇岛市第一瓷厂厂长。

费明仪,1965届毕业生,高级经济师,湖南省醴陵国光瓷厂厂长。工作开拓进取、经营出色,成绩斐然,中央电视台对其业绩做过专题报导。

葛汉亭,1965届毕业生,高级经济师,湖南省黄石市陶瓷厂厂长。蔚家昌,1965届毕业生,高级经济师,张家口市宣化第一瓷厂厂长。

刘希舜,1967届毕业生,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,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,设计制作的“三月藤花”釉下泼彩青花大瓶1997入编《中国当代名家特制陶瓷精品选》,1997年作为庆祝香港回归献礼作品,被香港特区政府收藏。

范有祥,1965届毕业生,高级工艺美术师,中国陶瓷艺术大师。文化艺术底蕴深厚,小篆书法和国画历史人物让人震撼与赞叹。

任双合,1967届毕业生,邯郸陶瓷工业公司研究所副所长,高级经济师,对于磁州窑的黑陶研究独树一帜。

檀先禄,1967届毕业生,高级经济师,邯郸陶瓷工业公司花纸装潢厂厂长。

葛士林,1968届毕业生,高级经济师,唐山陶瓷公司第一瓷厂厂长。韦荣波,1968届毕业生,高级经济师,唐山陶瓷公司第六瓷厂厂长。

刘冠伟,1968届毕业生,中国陶瓷艺术大师,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级美术师、教授。唐山知名国画花鸟画家。

葛继慧,1968届毕业生,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,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,唐山学院客座教授,唐山知名国画山水画家。

刘长义,1969届毕业生,中国陶瓷艺术大师,高级工艺美术师。

王绍华,1969届毕业生,高级美术师,唐山陶瓷公司副总经理,唐山白玉瓷厂厂长。“白玉瓷”白里泛青,晶莹如玉的特色名闻遐迩。

林铁良,1973届毕业生,高级工程师,唐山海格雷瓷厂厂长。海格雷瓷厂生产的高档骨质瓷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。

李剑平,1989届毕业生,中国陶瓷艺术大师,中国陶瓷协会艺术委员会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,唐山“亚洲时代”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。

(杨大成,2019年)